“遵循原理原則”
作者:張忠良
-----------------------------------------------------------------------------------------------------------------------------------------------
親愛的家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京瓷哲學》“遵循原理原則”這一條。
“原理原則”是合乎情理,遵循道德,是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觀事實,符合科學規律和自然規律。是人生和事業中,需要依據原理出發,并需要協調和遵循的原則。
我們要學習稻盛老師,在京瓷的成長中,始終貫徹和遵循原理原則的前提下,做出人生和事業經營的判斷。如京瓷成長中,用京瓷人的哲學思想,確立京瓷人用正確思維方式作為判斷基準。在投資KDDI用稻盛老師一份利他而純粹之心開啟了新事業,用同樣的一份心拯救了日航。
我覺得用無我利他之心,用純粹的發心,是最高級的原理原則,在做出判斷和決策時沒有利己之心,更沒有雜念的障礙,可以抱著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力勇往直前,自然一定會實現確立的高目標。
公司的經營應該合乎情理,遵循道德,而不是僅僅符合制度和法律規則,否則經營就不可能順利進行,不可能有聚心合力的組織,自然不能健康的發展。
在人生和事業的經營中,我們一定要打破“經營常識”,依照自己的習慣和固有的觀念來做出判斷基準,往往會違背事物的原理原則。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順應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人生智慧,用圣賢的教誨,要“老實、聽話”,依照“經典”而行,作為做事的原則非常重要。如《弟子規》113條,都是我們人生應該遵循的原理原則,為此我們需要認真踐行中,一定會有巨大收獲,并讓人生少走彎路。
作為事業經營,經營者必須遵守普遍性的道德準則,把“作為人,何為正確?”作為判斷基準,也就是以“良知經營”為出發點,達致良知,知行合一就是我們的追求。
這就是作為經營者和個人都需要以“修身”作為第一要務,也只有努力去提高心性,才能為經營做出更為正確的判斷基準。同樣的判斷,我們的內心越純粹利他,越是深度思考問題的原點,越符合事物本身存在的原理原則,來做出判斷的標準,自然我們越能看清楚未來,自然越能靠近成功。
如,對于投資方面,我們幾年前做出的判斷和決策,但今天沒有實現預期的目標。這說明我們的判斷基準一定不合乎經營的原則,我們沒有在風險上非常謹慎的去考慮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也一定是依據以往的經驗或經營者個人的欲望出發在做出決策,這往往會違背客觀規則和成功的本質。
今天我們的中駿前幾年的投資,包括興鍛的一開始規劃等,都是值得思考和反省的,并我們對于投資需要構建依據原理原則為出發點,做出謹慎的判斷和預案非常重要。這點我需要反省和檢討,我們的經營團隊同樣思考反省。
同樣,對于市場的判斷,我們往往銷售沒有增長是市場部或業務部門的力量不夠。但我們一定要明白,能否成功和持續銷售的原理原則是我們的產品和服務的競爭能力。我們堅守全員營銷,每一個部門每天的工作都在思考如何讓客戶感動,如何提供更讓客戶滿意的產品,如實現高品質,實現低成本,實現價值創造的高附加值的技術力量提升,實現快速反應等,這些都是實現銷售增長的原理原則。如果我們不在問題的原點上下功夫,自然很難讓客戶滿意,哪怕短期的業績增長,也會犧牲公司的利潤和聲譽。
工廠生產是否順利,能否實現高品質,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生產運營部門所決定,而是產品設計,開發,尤其提供的模具和治具,包括給與員工的培訓和關懷程度所決定,這也是經營的原理原則思想。
我們設計需要考慮生產工藝的便利性,效率,品質等,也就是設計決定了產品毛利和競爭能力,設計需要把模具等技術指標設定在生產高效率上去考慮,尤其通過設計決定生產品質的安定與否。設計評審和模具品質的評審就基本決定了下工藝生產環節的狀態,并設計和模具需要確保生產人員只要按照作業標準而行就能做出設立效率目標的高品質。
如果前期的設計和模具部門只是想把任務完成,而沒有合乎情理和原理原則去思考,沒有下工藝是客戶的理念,這樣一定是無法經營順利,更不可能實現高目標。同樣在現場的員工有否獲得安心感,有否得到上司的關愛,是否公正公平,公司有否大家庭的愛文化也非常重要。
就人事部門也是一樣,我們如果處理問題僅僅按照國家勞動法規和公司的員工手冊來處理,也一定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員工手冊是公司制定的,是否合乎情理非常重要,同時每一件事情的判斷都需要從存在的原因上去思考,并給與組織個人足夠的關愛同時,也講究遵循道德和公司的哲學思想為原理原則,讓員工感受到我們這份真誠之心,自然會更好的構建大家族主義和實力主義的組織氛圍,讓經營更加順暢。一旦,我們做出不合乎情理的決策,這不僅僅會傷害個人,更會傷害到整體組織的信心。愛一定在行動中,而不是在口頭上,我認為這也是原理原則。
財務部門和經營部門,需要遵循“經營與會計”的七個原則,這都是經營的原理原則,也是我們應該日常經營的判斷基準和努力方向。
如供應商工作的原理原則就是構建共贏基礎上的持續改善,實現提供產品的競爭力,這里一定是品質和持續改善成本競爭力為主要考量,也就是這家公司的文化和經營能力是否與我們的選擇標準一致,或我們需要引導這個目標,而不是只看短期的價格。
供應商選擇和合作的判斷基準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提出具體的策略細則,作為我們選擇的依據。如何一旦不符合我們要求,在后續合作中,一定會帶來隱患。同時,供應商的選擇更多是技術和品質部門,尤其使用的制造部門有更多的話語權,而不再采購部門。采購部門是提供服務和確保合作構建平臺,為此要經常傾聽相關部門的意見,尤其是制造部門。
而真正能否實現更好的價值一定是相關部門評價的綜合體,為此,供應商部門的開放心態和透明化程度,公正公平等是成就創造部門價值的必要條件。這就是我理解的供應商經營的原理原則。
同樣,企業發展,需要給與股東分紅,也是需要有原理原則做出判斷基準,這里:經營性現金流是否充裕,資產負債是否合理和低風險,投資和研發資金是否確保等基礎上,也需要有合理的分配回報給股東,做出分紅的判斷基準。
回想29年來,依據哲學的智慧,依據原理原則做出判斷基準,一定會讓公司發展更加順利和快速成長。但以往的經營中,我們沒有做到,我們今天的經營的狀態就是以往我和經營團隊做出重大判斷的結果。
我們需要認真反省和思考,一定要看清楚事物成功的本質,絕對不能依據個人習慣和常識性做出判斷。尤其當今環境變化快速,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并以純粹之心,看清楚風險和真正的關鍵成功要素。
一定要思考做出判斷的原理原則是什么,也就是我們以往經常講的策略性思考,這個策略性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問題的全過程和可能發生的問題,有否具體對策非常重要,這些策略性思考是否包含了我們做出判斷基準的所有問題。
也就是我們需要在做出判斷的源頭發力,并制定謹慎而周密的具體計劃和各項對策,需要廣泛征求意見和符合現場,這樣,我們可以改善今天的不足,并在未來的事業成長中更加順暢,順利發展。
以“遵循原理原則”這條,作為中興精密的全部干部,尤其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所有核心經營團隊,都需要認真思考并加以真正領會和應用!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