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健全的資產原則
作者:張忠良
-----------------------------------------------------------------------------------------------------------------------------------------------
親愛的家人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學習和分享《京瓷哲學》“貫徹健全的資產原則”這條。
中興精密集團各事業部的發展,必須嚴格防止不良資產的發生。就投資等固定資產,我們一定要有謹慎而周密的計劃,分階段的實施,并確保固定資產的產出實現年度銷售收入的最大化,提升資產的周轉率和價值創造。
對于原材料等采購,一定要遵守“在必要的時候,買進必要的原料,生產必要的產品”,這是原則。如果購買了多余的東西,或者生產了過剩的產品,就會出現不良庫存,浪費不必要的經費。而且周轉一定是越快越好,讓存貨資金的占用最小化。
同時,由于決策失誤,萬一出現了不良資產,就要立即處理。這雖然會造成一時的浪費,但不要顧忌眼前的數字,要拿出勇氣,堅決把不良資產處理掉。企業經營,一定要堅持在健全的資產狀態下開展各項經營活動。
中興精密創業之初,我們主要是從事調諧器部品的生產和銷售,產品都是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當時我們沒有實力,廠房是租賃的,經營八年后,我們才有自己第一棟廠房。設備也是購買國產的設備,并盡可能使用二手設備和自制改造。購買銅帶沒有資金,我們都是一卷一卷購買。盡管還沒有企業經營的系統化體系和完善的經營意識,但我們堅守節儉主義原則,堅守資產價值創造最大化,不能有浪費。
就客戶結構,一開始為國有企業供貨,發現資金回收關系復雜,沒有誠信。我們從1995年開始,走向了為國際大公司合作,這樣我們的應收款的質量明顯改善,并長期堅持耕耘大客戶的戰略,沒有應收款的壞賬。同時,很早我們也推行供應商付款的原則,確保誠信經營,并讓供應商在約定條件之下按時收到貨款。
通過我們的誠信經營,也獲得了銀行等支持,一方面持續滿足客戶要求,構建客戶的信賴關系,同時,內部不斷完善經營的方方面面,強化自身經營的品質,交期和成本等,公司自創立開始,就走上了盈利之路。
我在這里為大家分享稻盛老師提出的堅持健全會計的原則--陶瓷石塊論。
作為日常經營,我們在月末、年末都需要資產盤點,一般會在每月30日(或31日)的時間點,為了讓我們的財務數據反映正確,車間要盡可能放假。這里在反映數據的同時,我們更需要思考和分析數據背后的資產是否真實、合理、可信。產品是否可以按照賬面價值進行銷售,確保產品價值。
陶瓷石塊論是指京瓷日常生產中,因市場需求預測與最終客戶實際需求之間的偏差導致多余的備庫。而當庫存產品的實際價值為零時,把這批資產盤點為零資產,并做報廢處理。這樣讓實際存在的資產價值真實化,不成為虛賬的利潤,公司也不用負擔額外的稅收成本。
這樣認真對待、認真處理,使公司資產貨真價實,不含水分,這就是“陶瓷石塊論”的真實含義。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我們經營者在盤點時很少去車間或倉庫現場,沒有親眼目睹現場,只認為數據真實就可以了,但實際上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狀況出現。
如庫存的部分原材料停滯時間很長了,原本需要與供應商溝通調整,卻沒有具體落實;出現材料不良品待放時間很長,未處理好;三個月或六個月購進的部分材料庫存賬面價格與市場價值不一致,有的虧損了20%以上,有的材料可能表面生銹了,或者部分材料過了保質期等等,這些資產的賬面價格與實際就存在虛假的成本。
同樣,我們的半成品和產成品,也由于銷售計劃變化或多生產了庫存,存在很多尾數的產品,呆滯了3-6個月以上了,由于這些產品是客戶不存在實際需求了,但我們的賬面可能仍存在成本價值。如果每月實際盤點中,不確認實際存在的價值,看上去賬面有1000萬資產,但實際可能只有800萬,虧損的200萬沒有反映在實際的經營中,企業還要為這個資產去繳稅。尤其企業經營中,我們要對生產制造部門做核算,并發現問題,可以后續及時改善。如果不去除這些已經存在的壞賬,這個評價的數據就不真實。
如果我們認為這個產品存在價值,而客戶卻有延緩需求,我們在一定時間內(如三個月)可以不調整賬面價格,但如有超過3個月庫存賬齡,或到6個月了,我們都需要提取壞賬,如15%和30%,到一年了我們就需要100%提取壞賬。
因為三個月之后如果有需求,客戶針對這批貨也會以更低的價格購買。為了讓資產真實,我們需要建立完善的壞賬提取管理辦法,經營團隊要對出現的經營偏差或失誤能及時反饋并作出改善,而不是讓虛賬成為收益進而“自我催眠”。
同樣針對模具資產,比如賬面上還存在20萬的資產,但三個月之前已經接到客戶的說明,不需要這個產品了,同時,也沒有與客戶約定模具的風險。這時,應該當月要把模具資產進行盤點后作為零資產處理,否則這20萬就是水分,就是虛假的財務。如果模具作為試制產品使用而開發,一旦試制完成,其實就已經完成了“使命”,不再有價值。這時,我們就需要把模具資產作為零資產,而不是通過折舊仍作為固定資產,并可以減少稅負。
我們在處理應收款時也會存在同樣問題,如客戶降價了,如品質出現問題,如客戶返點等因素,如果不按照合約做到一一對應,我們自認為賬面有應收款500萬,而實際客戶只能支付給你450萬,這就是需要每月都做好賬務調整,讓經營數據真實有效,并能反映經營的實際狀態。
設備也是一樣,某個專用設備因客戶業務發生變化不再生產了,需要馬上評估存在的實際價值。并必要時堅決處理資產以減少損失,并變現為現金。這樣,可以確保設備的資產價值與實際價值等同。
為此,作為經營者,一定要懂得會計知識,充分理解經營的利潤來源,也需要明白正確的納稅原則。
對于庫存,如果企業把已經失去價值的備用品和商品歸入企業資產。表面上看,企業似乎經營得不錯,可等到實物變現時,卻發現大量賣不掉的不良庫存和不良資產,并不能變現為現金。
并即便是能夠賣掉的庫存品,如果在倉庫里存放了2-3年,也只能超低價賣了。對于這樣的不良庫存和不良資產,經營者必須下基層與財務部門一起盤點,做出決策,盡量舍棄不需要的東西。
這種“舍棄”的工作,許多經營者其實都在實行。但他們的做法往往是“在產生利潤的時候舍棄”。一旦產生利潤,就必須交稅,于是不少經營者會徹底舍棄不良庫存;反之,在無利潤進賬時,如果舍棄多余的資材,就會出現赤字,于是經營者會采取截然不同的方針---“能不扔就不扔”。可見,對于不良庫存和不良資產的去留問題,經營者往往根據“自身利害”來決定,其目的是調整結算的賬面數據。
而我們中興精密的事業,我想強調“舍棄不良資產與自身利害無關“,需要堅守會計準則和確立的財務制度。不管有無利潤,企業都應該努力做到”只保留健全的資產“。如果能夠堅持這種健全的經營方式,即便遭受經濟低迷的打擊,也能在財務上有所富余。打個比方,哪怕公司的利潤只有3%,但”全是健全的資產的3%“和”摻雜不良資產的3%“,二者可謂天壤之別。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樣的差距更是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始終堅守健全的資產原則,也能充分實現良好的資金流。嚴格而謹慎的做好投資計劃,確保“按需購入”的原則,一旦發生失誤,造成不良資產,就需要當機立斷,哪怕更多的損失,也要做出處理,盡可能有變現的能力。并結合經營持續改善,徹底提升存貨的周轉時間,提升資產的周轉效率。這樣才能實現資金流快速周轉,提升盈利能力,提高經營性現金流量,并減少風險的發生。
我認為經營是動態變化的,每月做盤點和實際資產分析,讓資產貨真價實,讓財報能夠反映真實的數據,并加快周轉,對企業的健康經營很重要。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清除不良資產,不能有粉飾結算讓報表漂亮一點的想法,這與去除內心的貪欲和業障一樣。絕不能為了公司和自己的面子,被假數據誘惑,而升起名利心,最終是自欺欺人。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感恩大家!